时间:2022-10-13 00:22:50 | 浏览:574
曾经与茅台比肩的西凤酒,如今已被边缘至区域性酒企。不过,近日来,伴随着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产品提价等动作,西凤酒再次走进媒体的视野。
联姻10年终分手
中信退出西凤酒
《证券日报》记者查询西凤酒官网获悉,2020年3月3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股东信息显示,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操盘企业(以下简称:中信产投)—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已经不在名单上,持股15%的第二大股东已变更为陕西地电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彼时,距离西凤酒引入中信产投等战略投资者已经过去十年。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产业投资基金进入西凤酒的背后就是为了企业IPO,而西凤酒在这10年期间也曾4次举起IPO大旗,不过,西凤酒的上市之路走得并不顺畅,至今未能修成正果。
2009年,西凤酒首次启动IPO。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至2010年,西凤酒通过改制重组先后两次增资扩股,引进9家战略投资者,共募集资金10亿元。其中,中信以3.6亿元持股15%,成为西凤第二股东。同时,中信证券还是它的上市保荐机构。时任董事长喻德鱼宣布将于2012年上市。
然而,2010年西凤酒爆发财务造假风波,最后因“3年盈利”限制,导致其上市进程停滞。随后,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西凤酒又连续三次启动IPO,但是又因财务问题、受贿门及塑化剂等原因连续折戟。
对于中信产投退出的原因,中原基金董事、执行合伙人晋育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个人认为主要是期限问题,人民币基金最长7+3,2009年投资,最迟2019年必须要清盘的。2018年11月最后一次IPO主动撤回,等于堵死了中信产投的退出通道,别的机构进不来,只能由陕西省地方机构接盘。“因此整个2019年,中信应该都在跟陕西省和宝鸡市方面谈判退出问题了。陕西地电股权10月23日成立,不排除主要是为了接中信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在第一次IPO失败后,中信系请来曾担任五粮液、酒鬼酒总经理的徐可强担任西凤酒集团公司总经理。在业内,徐可强与贵州茅台原董事长季克良、五粮液原董事长王国春并称为白酒业“三个火枪手”。
彼时的徐可强希望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西凤酒,并提出“进军中国白酒百亿俱乐部,在资本市场实现企业上市”的两个目标。而直至2016年底其任期届满,也未能实现任一目标。
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西凤酒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03亿元、28.67亿元和31.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3亿元、3.5亿元、4.48亿元。而2017年,贵州茅台、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的营业收入分别高达582.18亿元、60.37亿元和103.95亿元。
中国酒业智库专家、分析师蔡学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信长期的资本加持难以在西凤上市中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从资本的逐利性来看,中信的退出也是正常情况。
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找来的徐可强退休后,中信产投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股东代表管理人,等中信派驻的任伟俊辞职以后,中信产业基金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股东代表参与西凤酒管理了。
在肖竹青看来,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无法对西凤酒实施有效的控制,是中信产业基金退出西凤酒股份的主要原因。
3年目标百亿
西凤酒挑战大于机遇
一边是联姻10年的第二大股东退场,一边是积极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加大全国化突围。
5月18日上午,以“同心聚能红动中国”为主题的西凤酒2019年度全国经销商、供应商大会在陕西宝鸡举行。而这场因疫情而推迟到今天召开的经销商大会,透露出西凤酒的野心。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此次经销商大会召开前,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凤酒”)就通过对自营产品涨价的方式进行了提前“预热”。
根据西凤酒发布的通知显示,自2020年5月16日起,对综合产品统一上调供货价,对5月16日前收到货款且已提交需货申请的按原价执行。
对此,《证券日报》记者与西凤酒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证实。其称本次涨价不涉及六年陈酿、十五年陈酿两大主营产品,涨价产品仅为综合产品,即自营产品。
对于西凤酒提价一事,在肖竹青看来,西凤酒股份公司敢于涨价也来源西凤酒厂底气,不仅仅现金流充裕,而且全国各大区各省级驻地销售队伍已经配置完毕,对市场动作已经有了完全的主动权,对于涨价之前的查库存和涨价方案与渠道大户的沟通都已经完成,涨价有利于渠道大户库存坐地升值,也有利于加大渠道价差空间强化渠道主动推销西凤酒的积极性。
事实上,在此次经销商大会上,西凤酒提出了3年实现百亿目标的战略。西凤酒董事长张正在会上表示,“从2020年起算,全面开启百亿发展新征程,通过3年时间努力,跨入百亿阵营,将西凤产业打造成为宝鸡第一经济体。”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是目前唯一一家没有过百亿的酒企,其规模在中国的白酒行业内排在十几位,净利润排名20多位。公司提出百亿目标是有潜力的,但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
众所周知,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将餐饮企业按下暂停键的同时,也给酒企带来销售上的重创,虽然今年第一季度白酒企业的业绩都非常亮丽,这与春节在1月份有关,春节前经销商打款存货提前锁定了第一季度业绩。但是,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都面临较大的挑战,白酒行业自然也不会幸免。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经济的放缓,中国的白酒行业未来几年必将迎来调整期,这对于酒企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而此时西凤酒提出百亿目标,并不是一个好的时间点。
蔡学飞认为,作为包销体制的典型代表,西凤最大问题是对经销商依赖太重,缺乏直销团队。实际上,西凤的直销团队是近两三年才开始建立的。
肖竹青则表示,推动西凤酒全国化,一方面是引进当地大商加入。以杨志华入职西凤酒股份为例,其成功开发浙江商源集团成为西凤酒浙江总代理,去年销售2000万元,今年可以实现销售4000万元,明年预计可以实现销售8000万元西凤酒销量。杨志华入职西凤酒之前浙江省西凤酒销量只有不到100万元。此外,西凤酒以前销售人员以陕西人为主,而现在经销商和大区经理都普遍全国化,有效地助推了凤香酒型和西凤酒的发展。
“在整个营销团队中,自身营销人员不足20%,主要依靠买断商的营销,对西凤酒的品牌及销售不利。虽然公司再次将红西风红定位为高端品牌,但是,西凤酒除个别品牌在省外有市场外,其他地方均表现一般。因此,未来品牌投入是西凤酒必做功课。”上述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
《华夏酒报》首席记者 杨孟涵 东西横贯、“红动中国”的背后,是西凤酒2022年度“百亿战略”即将收官、重新回归一线名酒行列之时······2022年4月,西凤启动“2022春播会战”,百城联动,全国大铺市活动高效推进。其后,声势浩大的“夏季
(图片来自西凤酒官网)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姜艳鑫 黄兴利 北京报道“一滴西凤酒,半部华夏史”。作为我国最著名的四大老牌名白酒之一的西凤酒,在其它几大名酒加快全国跑马圈地时曾短暂消失于头部阵营。自201
上一篇跟大家聊了聊陕西地区人们的喝酒差异和风情,其中也提到了当地的不少名酒。今天,就把西凤酒单独拿出来说一说。毕竟大家都知道它是四大名酒里唯一没落的牌子,到底是因为什么才造成如此局面?放到现在,西凤酒的金字招牌还能用多久?#白酒研酒社##酒
从“中国名酒”到“贴牌狂魔”,西凤和西凤酒的区别到底有多大?西凤不带酒,必须绕道走。“西凤”和“西凤酒”仅有1字之差,品质上却有着天壤之别。想当初,西风酒可是名震四方的“中国名酒”,后来为了快速的垄断市场,转身就当上了“贴牌狂魔”,被业界戏
陕西人当然不只喝西凤酒!事实上,就连数年前西凤酒的“高光”时期,陕西人也不会只喝西凤酒,更不用说如今西凤酒落寞成这个样子。其实笔者在2015年没在陕西常住之前,也一直以为陕西人都只喝西凤酒,毕竟中国四大名酒的称号,还是很唬人的。结果去了当地
老酒鬼们应该都知道,中国的四大名酒和老八大名酒。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就不知道了。之前,我们举办过五届全国评酒大会,而每次评选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在白酒界最有权威的可能就是前两届评选出来的四大名酒和老大大名酒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老四大名酒,到
大家好、我是领匠酒娘,每天分享白酒小知识!西凤酒产于陕西省、是四大名酒之一、香型为凤香型,西凤酒和西凤的不同之处?首先西凤和西凤酒都是同一个集团的,但不是同一种酒、西凤和西凤酒是两个产品、香型也不同,西凤酒为凤香型、西凤为浓香型,西凤酒是集
8月27日 陕西西凤酒文旅产业发展公司已在西凤集团揭牌,该公司被西凤酒方面视为贯彻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的举措。根据规划,该公司将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进一步挖掘传播西凤文化,开发西凤文化商业街,打造西凤文旅经济生态圈,策划运营文旅发展项目,
本文分享自东家达人:爱盘玩,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在咱们玩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偏爱的手串,比如有些玩家喜欢小叶紫檀,之前盘玩君也接触过一些玩小叶紫檀的玩家,但至今还没见过一个玩家能像玩友@屈鹤麟 这样喜欢喜欢小叶紫檀:玩友@屈鹤麟 玩了十年,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