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16:59:41 | 浏览:7949
漯河卫龙食品研发中心。资料图片
智能机器人。潘泽豫摄
即将投入使用的中原食品实验室大楼。潘书涛 摄
智能化、自动化的双汇肉制品生产线。资料图片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漯河市坚持项目为王、谋划为先、招商为要、落地为大,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看水平,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会商调度,提升服务意识、强化要素保障,一批“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可观的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投产达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河南食品科创园 构筑食品产业创新高地
□本报记者 卢松 本报通讯员 张晓甫
“我们和市国企投资有限公司共建的河南食品科创园,可以深度参与中原食品实验室建设,共享研究成果。”8月25日,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侯红伟介绍,公司的食品和绿色食品添加剂项目已优先在园区布局选址。
在全省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中,河南食品科创园项目是漯河市“开工一批”活动的主会场所在地。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包含中原食品实验室、食品加工中试基地、产教融合基地和功能食品产业孵化园等4个板块,全力打造国内食品科技创新高地。
食品产业是漯河市的支柱产业。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面向全省万亿级食品产业需求,漯河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筹建中原食品实验室,努力构筑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食品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孵化高地。
“按照‘创新之源、食品未来、人才高地’功能定位,建设开放型创新平台,吸引省内外高层次研发团队和管理团队入驻,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创新型示范园区和区域智慧岛,为漯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漯河市国投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位于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内的中原食品实验室过渡实验大楼已装修完成,科研设备正在安装。
走进设在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的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各种专业食品实验设备一应俱全,科研人员正一丝不苟地做着实验。“我们为食品企业研发的新产品,在食品加工中试基地测试后,就可以在企业进行规模化生产。”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詹跃勇介绍,有的新产品从实验室到企业生产车间,只需要不到一个月时间。
目前,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建有功能食品、肉制品等16条中试生产线,近年来先后与196家食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中试服务357次,上市产品294种,直接增加企业销售收入113.5亿元。
对接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提升产教融合基地科研水平,加快功能食品产业孵化园建设……随着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一个食品产业创新高地正加快在漯河市崛起。
“项目全部运行后,将瞄准食品领域科技发展前沿,汇聚一批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攻克制约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为河南万亿级食品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科技创新支撑。”漯河市科技局局长效国强说。
迪信通5G智能制造产业园 打造机器人产业新名片
□本报记者 卢松 本报通讯员 张家明 张晓甫
8月24日,走进迪信通英米科技5G智能制造产业园,浓厚的高科技气息扑面而来:生产线上,智能机器人灵活地对产品进行搬运和包装;5G+智慧园区,大数据高效服务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
“我们生产出来的机器人被漯河多家食品企业预订一空,还有不少企业主动联系我们,提出个性化订货方案。”漯河英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海生介绍,在上下料、分拣、装箱等生产环节增加机器人应用,能在提高产能的同时实现节本增效。
漯河英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工业机器人和智能集成装备的生产、销售企业,集技术研发、智能制造、技术服务等多业态于一体,助力漯河食品制造迈向食品智造。
“一套由智能机器人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可替代8到10个劳动力。”彭海生说。随着漯河食品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仓储需求会持续增加,该公司的“5G+智能仓储”,通过智能机器人精准测算,对货物进行全自动化搬卸,能使企业的仓库利用率提升95%以上。
从与漯河市源汇区政府接触到签约只用了4个月,从开工建设到一期项目开园仅用了8个月……在漯河市各级政府提供的“保姆式服务”下,迪信通英米科技5G智能制造产业园实现了快速落地和生产。目前,产业园项目一期两层产业新空间厂房已投入使用,二期已开工建设。
智能化,正在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漯河市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按照“产、城、链、园、人、文”协同发展和“产城融合、链园一体、人文共塑”思路,围绕构建“1+8+N”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创新型示范园区,加速产业科技化转型。其中,首批创新型示范园区就包括迪信通英米科技5G智能制造产业园。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打造漯河市5G机器人产业的新名片,同时也将助力众多本地龙头企业和生产型企业逐步完成硬件改造、技术升级,系统性增加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彭海生表示。
金大地联碱绿色转型产业园 建设全国最大创新型盐化工基地
□本报记者 卢松 本报通讯员 张晓甫
8月23日5时,舞阳金大地联碱绿色转型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已是旌旗招展、机器轰鸣,工人们分工有序,忙个不停。“我们抢抓施工黄金期,有效避开高温时段,全力上人上机械,最大限度地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侯红伟说。
舞阳县拥有全国储量第二、品位第一的特大型盐矿,建有省级化工园区。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舞阳县2005年引进的一家大型民营盐化工企业,该县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提供了沃土。
最近,总投资120亿元的金大地联碱绿色转型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这是近年来漯河市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项目投资强度高,科技含量高,建设标准高,环保安全水平高,经济效益高。”侯红伟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年销售收入13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600人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小苏打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联碱和氯化铵生产基地。
“上午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下午就拿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为推动金大地联碱绿色转型产业园项目建设,舞阳县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采取“边征收、边清障、边勘探”的超常规举措,仅一个月就完成了1200亩的征地任务。舞阳县主要负责人带队每周到现场指导,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有关问题,助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联碱装置采用金山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领先的制碱、结晶系统,合成氨设备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瑞士卡萨里合成系统、德国西门子循环压缩机……金大地化工不断追求项目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新上项目采用多项国际国内先进的核心技术,工艺设备、能效水平均居世界一流。
“公司还在加快建设研发中心,今年建成后将和郑州大学等高校院所‘牵手’,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等,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全国最大的创新型盐化工基地。”侯红伟说。
双汇5000万只肉鸡全产业链项目 行业标杆拉动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 卢松 本报通讯员 付依潼 张晓甫
双汇第二工业园5000万只肉鸡全产业链项目建设现场,主体厂房已经封顶,车间内部正在施工,厂区配套设施也在加快建设。“我们将全套引进荷兰、德国等国家的先进设备及养殖技术,保持行业领先地位。”8月25日,双汇发展副总裁周霄介绍,预计明年上半年项目投产达效。
和双汇以往的项目相比,这个全力打造的新项目有着企业的一贯传承,也体现着转型发展的新特点。
变化体现在集约节约上。这个项目屠宰环节创新采用双层建筑结构,种鸡环节采用行业先进的多层建筑养殖模式,可大大节约土地资源,提升项目产出效能。
坚守的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5000万只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涵盖了饲料、种鸡、孵化、肉鸡饲养、屠宰及骨素项目等,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无缝对接。
“3.2万吨骨素项目是该产业链的深加工产业项目,工艺先进、技术领先,可真正实现将有用资源吃干榨净、拉长产业链条,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争创行业标杆。”周霄说。
漯河以食闻名,“三链同构、农食融合”全产业链模式被向全国推广,以双汇为“链主”的河南省肉品全产业链是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5000万只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是漯河市打造丰满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中延链补链强链的优质项目。
为使这个项目尽快开工,项目所在地漯河市召陵区积极探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告知承诺制”,实行容缺受理;建立手续办理清单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实行压茬推进,30多天就完成了开工前所有手续办理工作,创造了“漯河速度”。
周霄介绍,5000万只肉鸡全产业链项目全部达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解决2000余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将转化玉米等粮食约17万吨,有效带动发展特色种植、有机农业,促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娜 通讯员 悦岚近日,在洛阳智能科技产业社区寒武纪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研发人员通过模拟卷烟厂生产线储丝柜运动,用智能计算单元实现三维点云信息分析处理,形成三维立体模型,并根据模型形态信息进行识别、检测、测量、计量等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3日讯 为落实日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以更大力度加强科技研发创新,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战略部署,岚山区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搭建创新平台,引育创新人才,为传统产业注入强劲创新动能。五金产业是传统产业,但位于高兴镇的山
9月23日上午,市疫情防控督导组组长郭彦峰带队到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查看场所码、赋码转码工作开展情况。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洪亮陪同,区发改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郭彦峰一行听取了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赋码转码、场所码专班工作运行流程及
【大河财立方消息】10月25日,漯河市召陵区政府发布土地征收预公告,征收土地将用于国道107京港线漯河境新建工程建设项目。土地征收涉及地块位于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邓襄镇、万金镇和老窝镇境内,其中涉及村庄如下:召陵镇常村、出翠刘村、大马村、大
漯河统战 ID:lhtzb0漯河统战官方微信平台带您看统战新闻、学统战知识、品统战文化、展统战形象。正文共:4054 字 51 图预计阅读时间: 11 分钟来到漯河才知道◆ ◆ ◆ ◆ ◆ 漯河市,河南省省辖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南边缘地带。西
近日,经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拟征收裴城镇大张村、寨子村、苏侯村、裴城村、田古东村;新店镇薛庄村、郭寺村;淞江街道黑龙王村、小王庄村、回马村、王堂村、五里岗村、刘庄村、马坡村、英张村;商桥镇靳庄村等16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土地地
全世界以河命名的城市,无计其数,我了解最深的,还是生于厮长于厮的家乡“漯河”。在探究这个地名由来时,我也走进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潦寒 | 文豫记微信号:yjhltxdjm郾城的名头其实比漯河小有关漯河名字的由来,根据百度词条释义:因沙澧(lí
大河报记者 刘广超 姚程 实习生 张意凡9月28日,中国共产党漯河市第八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大会客观总结了七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描绘了漯河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选举出了新一届市委班子和市纪委班子。9月29日,漯河市召开第八次党代会新闻发布会,
9月22日,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燕山路杨河路东北位置,一块79.96亩住宅用地网上挂牌出让,以起始价成交,每亩地价222万元,楼面地价为1332元/㎡,被漯河城投集团子公司竞得。27号地块规划图27号地块挂牌图27号地块在地图上的大致位置
4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谷雨,这也表示着春天将尽,夏天即将开始,那么你准备好迎接夏天了吗? 夏天的世界,花草锦绣,碧水蓝天,如果能美美的出去游玩一番也是不错的选择,无奈疫情的折腾使不少的人隔离在家,说好的姹紫嫣红,说好的美不胜收只
从1986年行政区划调整算起,漯河这座城市在2016年迎来了她30岁的生日。30年的省辖市发展,为青春漯河带来了一项项足以自豪的荣誉,一座充满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正在中部悄然崛起。【历史印迹】 1986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复漯河市升格为省辖市
“你是哪里人”? “我是漯河滴”! “漯河是什么东东”··· 这是前天和一个朋友的对话,听了之后我特别尴尬,堂堂我们大漯河,竟然不知是什么东东,再后来我问他你听说过双汇火腿肠没有,他说听说过,之后我就告诉他,双汇火腿肠就是我们漯河
生活中除了琐碎的吃穿住行,还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品味,否则就少了很多的色彩,缺少了很多美好及发现美好的未来,在如今的社会,不少人为生活奔波,累是一天后最好的告白,所以,有时候我们寻找生活中的乐趣,或者自己为自己创造乐趣。 在我们大漯河,
9月28日上午,市委书记刘尚进、市长秦保强等在双汇(漯河)第三工业园项目开工仪式现场。记者 胡鸿丽 摄9月28日上午,全省第六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举行。漯河市以视频连线方式收听收看,市委书记刘尚进作交流发言。漯河市在召陵区设集中开工主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孙科提到“食品名城”漯河的“美味”,“80后”想到的是火腿肠,“新生代”脱口而出的可能是辣条。如今,漯河又有了一个新标签——郑州都市圈新晋“圈友”。这几天,漯河市“两会”正在进行,扛起新身份后,漯河也有了更宏大的